安徽氢能燃料电池批发
发布时间:2023-11-19 01:40:07
安徽氢能燃料电池批发
氢走廊的发展以长三角城市群城际间带状及网状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为,兼顾城市市内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城际间交通加氢需求为出发点,适度超前建设,以推动实现加氢基础设施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协调平衡发展为目标。氢走廊建设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首要阶段为近期发展规划(2019-2021年),此阶段立足于长三角现有氢能产业基础,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同时将以上海为龙头的产业先行城市打造成氢走廊的核心点,率先启动建设4条氢高速示范线路。先行城市包括已经确定积极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上海、苏州、南通、如皋、宁波、嘉兴、湖州、张家港等。在氢走廊发展初期,先行城市结合实际发展专向规划,以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示范推广线路的加氢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氢气供给情况,优先在公交、物流、出租等领域建设与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阶段性目标相适应的加氢设施。

安徽氢能燃料电池批发
随着,人们将目光也投向寻求新的“含能体能源”,作为二次能源的电能,可从各种一次能源中生产出来,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力、潮汐能、地热能、核燃料等均可直接生产电能。而作为二次能源的汽油和柴油等则不然,生产它们几乎完全依靠化石燃料。随着化石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终有一天这些资源将要枯竭,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储量丰富的新的含能体能源。氢能正是一种在常规能源危机的出现、在开发新的二次能源的同时人们期待的新的二次能源。

安徽氢能燃料电池批发
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基于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的制氢技术、新一代煤催化气化制氢和甲烷重整/部分氧化制氢技术、分布式制氢技术、氢气纯化技术,开发氢气储运的关键材料及技术设备,实现大规模、低成本氢气的制取、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化,以及加氢站现场储氢、制氢模式的标准化和推广应用。研究氢气/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技术、甲醇/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MFC)技术,解决新能源动力电源的重大需求,并实现PEMFC电动汽车及MFC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和推广应用。研究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技术,实现示范应用并推广。生物质、海洋、地热能利用技术创新:突破生物质能源与化工技术,开展生物航油(含军用)、纤维素乙醇、绿色生物炼制大规模产业化示范,研究新品种、高效率能源植物,建设生态能源农场,形成生物能源化工产业链和生物质原料可持续供应体系。加强海洋能开发利用,研制高效率的波浪能、潮流能和温(盐)差能发电装置,建设兆瓦级示范电站,形成完整的海洋能利用产业链。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研发水热型地热系统改造及增产技术,突破干热岩开发关键技术装备,建设兆瓦级干热岩发电和地热综合梯级利用示范工程。

安徽氢能燃料电池批发
第三阶段为远期发展规划(2026-2030年),氢走廊要覆盖长三角全部城市和20条以上主要高速公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区域,充分带动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未来社会清洁能源和动力转型。产业环境,加强科普宣传。长三角作为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产业、示范高地,有着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全球正处于新型产业重构期,能源革命、互联革命、智能革命三大革命催生新型产业全面重塑,跨界融合、技术升级、需求提升,共同推动新型产业生态协同演进。长三角氢走廊的发展推进了三大革命的发展,可带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同时氢走廊可有效拉动一定规模的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示范运行,加强长三角区域联动效应。

安徽氢能燃料电池批发
高密度储氢有低温液态储氢、高压气态储氢,储氢材料储氢三种。低温储氢不经济;高压气态储氢是目前商业应用的主要方式,但是比容量低限制了它的长远发展。化学储氢是理想的,比容量高、安全性好、成本低,但是材料的可逆吸放氢和吸放氢温度技术问题尚待攻克,一旦取得突破将打通整条氢能源产业链。下游固定式领域发展稳定,汽车领域或将激发1万5千亿美元的市场空间,无人机上的应用将是未来看点。氢能源应用以燃料电池为基础,目前主要分布在叉、固定式和便携式三个方面。固定式领域发展快速,2013出货功率187百万瓦特,年增长率达到50%。

安徽氢能燃料电池批发
二次能源是联系一次能源和能源用户的中间纽带。二次能源又可分为“过程性能源”和“含能体能源”。当今电能就是应用广的“过程性能源”;柴油、汽油则是应用广的“含能体能源”。由于目前“过程性能源”尚不能大量地直接贮存,因此汽车、轮船、飞机等机动性强的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就无法直接使用从发电厂输出来的电能,只能采用像柴油、汽油这一类“含能体能源”。可见,过程性能源和含能体能源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各有自己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