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氢能源燃料电池制造
发布时间:2024-02-15 01:29:26
邢台氢能源燃料电池制造
第三阶段为远期发展规划(2026-2030年),氢走廊要覆盖长三角全部城市和20条以上主要高速公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区域,充分带动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未来社会清洁能源和动力转型。产业环境,加强科普宣传。长三角作为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产业、示范高地,有着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全球正处于新型产业重构期,能源革命、互联革命、智能革命三大革命催生新型产业全面重塑,跨界融合、技术升级、需求提升,共同推动新型产业生态协同演进。长三角氢走廊的发展推进了三大革命的发展,可带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同时氢走廊可有效拉动一定规模的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示范运行,加强长三角区域联动效应。

邢台氢能源燃料电池制造
通过加强加氢站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及技术国产化,进一步降低加氢站建设成本。通过发展氢储运技术,如液氢储运、氢的管道运输以及新型储氢材料如有机液体储氢等,降低氢气储运成本。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有廉价氢源的地区先行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运营,将有效地促进加氢站技术的提升和逐步降低氢气使用成本,进而通过技术提升、市场辐射,带动我国氢能燃料电池产业的整体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此外,对于暂时无加氢站或边远地区不宜建加氢站的情况,车载甲醇制氢的燃料电池车具有一定优势,可以进行示范。同时,也应布点发展汽柴油车载制氢技术,为发展特种应用的燃料电池车奠定基础。

邢台氢能源燃料电池制造
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基于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的制氢技术、新一代煤催化气化制氢和甲烷重整/部分氧化制氢技术、分布式制氢技术、氢气纯化技术,开发氢气储运的关键材料及技术设备,实现大规模、低成本氢气的制取、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化,以及加氢站现场储氢、制氢模式的标准化和推广应用。研究氢气/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技术、甲醇/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MFC)技术,解决新能源动力电源的重大需求,并实现PEMFC电动汽车及MFC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和推广应用。研究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技术,实现示范应用并推广。生物质、海洋、地热能利用技术创新:突破生物质能源与化工技术,开展生物航油(含军用)、纤维素乙醇、绿色生物炼制大规模产业化示范,研究新品种、高效率能源植物,建设生态能源农场,形成生物能源化工产业链和生物质原料可持续供应体系。加强海洋能开发利用,研制高效率的波浪能、潮流能和温(盐)差能发电装置,建设兆瓦级示范电站,形成完整的海洋能利用产业链。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研发水热型地热系统改造及增产技术,突破干热岩开发关键技术装备,建设兆瓦级干热岩发电和地热综合梯级利用示范工程。

邢台氢能源燃料电池制造
会上,国内外代表分别介绍了各国为研发燃料电池汽车而开展的项目和采取的战略,交流分享了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新进展,以及氢能的生产技术及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此外,会上还将介绍新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的能源和环境效益评估情况,并围绕全球燃料电池汽车近期及远期发展所需的氢源及路径问题展开讨论。会议结束后,代表们还将前往上海世博会园区,参观燃料电池示范运行基地。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我校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副主任章桐教授在主题报告中介绍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动力平台的研发情况,以及我国自主研制的燃料电池汽车分别在2008北京奥运会、美国加州及2010上海世博会上的示范运行情况。